学校主页
学生工作
学生工作
发布日期:2022-08-06    发布人:党委宣传部

44.开展文明班级创建和诚信教育。学风建设有计划、有措施,学风考风良好。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向,坚持诚信教育办学特色,以诚信教育为抓手,有效配合我校校风、学风建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优良学风班、诚信先锋班、先进集体建设工作2021年共有35个班级获评优良学风班、14个班级获得诚信先锋班、4个班级获得先进集体,树立了典型示范效应,发挥了榜样和带动作用。

学校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向,坚持诚信教育办学特色,以诚信教育为抓手,有效配合我校校风建设,按照重心下移,标本兼治,整体规划,分段推进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适应我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学风建设体系,努力打造我校“励志笃学、勤于实践”的优良学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注重培育诚信自觉,端正正确学习态度。重视课程育人。继续开设诚信教育等课程,通过课堂、课程、课本等理论教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知识传授,引导学生将诚信意识牢固植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维护优良学风。强化考试诚信。要遵循“教育为先,关口前移”的原则,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对考试违纪作弊后果严重性的认识。加强诚信考试宣传、动员和管理,鼓励有条件的班级实行免监考。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王妍在诚信教育论坛作了题为《“大思政”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科学的学风建设体系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学校层面制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优良学风班评选暂行实施细则》,全面指导我校学风建设工作。二级学院层面,各学院分别制定相应的学风建设工作计划,以具体措施的开展保障我校学风建设目标的顺利完成。

2020-2021学年,学校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举办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风建设案例展示”,凝练一院一品的学风建设品牌;制定《学风建设班级手册》,推出“党员坐前排,抵制“马蹄型'”倡议;落实“学生-教务联席会议制度,研讨学生发展、进行学情教情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依托学业发展中心主动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排摸学生学习成绩,撰写自主学习能力报告;举办学业、考研、考证辅导班,年度内共开设87个班次,共计83位讲师任课,2200多位学员参加。

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教学质量监控作用,促进教风、学风、考风建设。202162125日考试期间,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校级教学督导分别在浦东、松江校区对本学期期末考试进行了巡考。期末考试既是教育教学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组织校级教学督导开展期末考试巡考,有助于创建风清气正、严谨规范的考试氛围,不断促进考风建设。

 

(学校教发中心组织校级教学督导开展期末考试巡考



45.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强化育人内容供给和载体创新、技术支撑。开展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文明素养教育。

学校积极构建网络教育机制,加强网络育人平台建设,落实《校园融媒体中心建设方案》,强化内容建设,积极培育建设校园媒体品牌;强化“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供给,探索“易班+课程思政机制。

把握易班建设优势,继续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育人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因时而进,主动作为。精准识别新形势赋予网络育人的新定位、新任务,推进网络育人内涵式发展,发挥高校在助力国家网络安全和文化建设方面的使命担当;二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好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软件、应用,以提升用户体验增加易班黏性;三是注重资源整合,以协同发展促易班建设。如何将其“易网”转化为“育人流量”,提升育人实效,携手易班发展中心,共同探索新时期网络育人新举措。

2021年,学校加强网络育人体系建设,探索网络新媒体+思政教育工作模式。 开通立信学工微信公众号,管理立信易班”“立信青马研究会”“立信生活园区公众号,持续加强网络意识形态管控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进一步推进易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8-2020年)》总结工作,召开易路同行、未来可期易班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撰写易班建设和发展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易班新生班级风采大赛获批2022年上海市高校易班建设工作重点资助项目。夯实易班思政、诚信、学习、智慧、创意”五大空间建设,筹建“劳动教育”“适应性教育”易班空间,持续推进“易班名师工作室”“网络精品项目”建设, 建构网络思政教育师生共同体,开展2021年度易班评优工作。依托易班悦读社区”“学业解忧轻应用开展网络朋辈教育,完成707个优课课群,1942个公共群建设,注册用户5.4万人,全年在线学习达5.6万人次。

教育部易班发展中心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易班共建高校优秀易班共建高校、优秀易班工作站、优秀易班共建案例、优秀易班指导教师、易班优秀辅导员遴选活动,我校热伊拉·穆太力普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易班指导教师,肖景蓉老师获评全国优秀易班辅导员。本次遴选是对各省市易班优秀评选活动结果的优中选优

20214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和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2020年度上海高校易班优秀评选工作。在本次评选中,我校易班工作站荣获优秀易班工作站、校易班工作指导老师热伊拉·穆太力普荣获优秀易班指导老师、肖景蓉荣获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号)、执行站长沈榕同学荣获优秀易班站长等三项荣誉称号。本次评选全市共有10所高校易班工作站被评为优秀易班工作站10名易班指导老师被评为优秀易班指导5名辅导员被评为优秀易班辅导员(公共号)10名站长被评为优秀易班站长

20215月,上海市高等学校思想理论教育研究会、上海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和东华大学联合开展了2021年上海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论坛征文。本次征文评选活动,我校辅导员陈昱撰写的《大学生社交圈层化:外在表征、发展规律 、引导策略》、辅导员宋皞撰写的《财经类高校网络思政平台共建共享创新机制基于碳账户运作理念》荣获三等奖。

今后学校易班建设工作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关于网络育人和易班建设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规划”和党政中心工作,认真总结2018—2020年易班三年建设行动计划的工作经验,用心规划2021-2023年易班建设行动计划方案,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网络建设和易班工作的部署要求,继续深入探索推进易班建设高质量、精准化、创新性发展。

(2021年4月16日,学校举行易班建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46.心理健康教育有课程、机构、人员设施保障,通过评估并达标。


我校心理中心成立于20019月,2007年成为上海市首批达标中心。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心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形成了以心理中心为核心,学生工作辅导员队伍为主体,学生心理骨干队伍为基础的三级网络系统,覆盖全校学生,为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现有6个专职教师编制,校内兼职教师103人(已获得上海市学校中级心理师证书)。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程36学时,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投资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职业心理学》等选修课程。中心配备有个别咨询室、家庭治疗室、沙盘室、图书室、音乐治疗室、自我悦纳室与团体辅导室等专业场所与设备,保障各项心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021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要求,按照《加强十育人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总体规划,积极开展心理育人实践探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努力为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支撑。具体落实在名师工作室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多层次心理培训、心理课教学、心理微平台建设、日常咨询服务等方面。

1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援助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第一时间组建心理援助小组,利用QQ、邮箱和腾讯会议开展线上线下多样化咨询服务,二是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增强师生心理健康意识。举办心有阳光,战役同行抗疫主题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为在校学生多次集中购买精神类药物。刘纯姣作为伦理专家、崔雪英、邹嘉作为自愿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参与教育部华东师大心理援助,历时6个月。刘纯姣还响应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与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的邀请与策划,针对高校师生的心理需求,开展心理援助工作。

2)依托刘纯姣名师工作室平台,举办9相约星期四案例督导与咨询伦理研讨会,针对疑难案例处理、危机评估干预、咨询记录撰写等主题开展指导,有力提升了心理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2021年11月3日,财公管学院开展心理委员和心理气象员培训


3加强心理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一是注重对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的指导,形成了“基础课程”与“发展课程”2条路径的“1+9”多层次课程体系。根据学生需要,将选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改为《积极心理学》,撰写了教学大纲等材料。二是在教材建设方面,修订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2022级新生《心理健康》必修课的专用教材。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开展集体备课培训,强化课程指导与教学管理。

4)我校于20213-6月期间开展了举办阳光心态,健康成长第十七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宣传的形式与方法。举办了诸如心理健康主题海报设计大赛、心理短视频大赛、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大赛,并选送学生参加上海市班级心理委员成长训练营,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5202111月,采用教育部心理测评软件为学校新生心理普测,在原有心理测量的基础上,搭建便捷的心理测量线上平台,优化选用心理测试的种类与测量结果的反馈形式,进一步易化了普测流程,优化了学生的测量体验与测量结果的理解,让新生更加能够在心理普测中受益。实现新生心理普测全覆盖,筛查出需要访谈学生1200余人,全部完成心理建档立册。

6)撰写《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报告》,报告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题梳理和原因分析,并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系统规划。

7面向教职工举办心理健康科普讲座与咨询活动。讲座围绕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异常的识别、压力调节的方法等方面,积极引导教工们关注健康知识,关注情绪变化,对自己的心理进行科学管理。教工们还与专家积极互动,就自己或身边人出现的心理不适进行了咨询。此次校工会还通过学校OA、群公告等形式,发布了两个24小时心理健康援助热线,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助力教工的健康发展。

(2021年11月24日,校工会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



47.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管理服务工作形成体系。学生资助制度健全规范,资助育人工作推进有力。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学校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规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运行管理,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加强条件和政策保障,协同配合,汇聚合力,形成全校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良好环境,激励更多教师指导创新创业项目,引领更多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成果孵化,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创新创业竞赛打下坚实基础。

1双线打造师生共同体。助推全程导师制落实落细,制定《师生共同体、特色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计划实施细则》,将教师完成全程导师制要求工作和指导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实践学分的工作纳入教学激励,推动教师指导学生在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中取得佳绩;结合高校新一轮审核评估、高校分类评价等新要求,对获得教学类国家级和上海市级项目、奖项和荣誉,取得标志性教学成果,予以奖励。教师教学创新活力充分释放。组织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推荐3位教师参加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各类单项奖4项的佳绩。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市属高校中名列前茅。

2)着力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稳步开展。加强学生创业社团的指导和管理。通过对创客协会等学生创业社团的指导和管理,不断增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主动性。创客协会承办202115届全球创业周中国站系列活动--上海高校创新创业领袖峰会暨大学生创客论坛,探讨青年领袖创新成长。创客协会荣获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的“2021年高校大学生创业社团百佳称号。

3)二级学院浓厚创新创业氛围。2021年先后在序伦书院、国际经贸学院、金融科技学院和统计与数学学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的必修课讲座以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赛事解读。为信息管理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会计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二级学院学生进行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培训。

42021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39项,上海市级130项,校级265项。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发表论文84篇,获得专利和计算机著作权4项,注册公司3家;学校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比赛银奖3项,铜奖6项;在第六届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三等奖1项,在第七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中,学校累计获奖11项。举办10创客训练营3创思堂,参加人次超过1000人。


(2021年10月23日,我校在第七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中获佳绩


积极做好就业工作。2021年,受疫情、经济形势及慢就业等因素影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很多新挑战,学校第一时间制定“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行动方案,科学制定各学院就业目标责任书明确校院两级工作职责;发布《2021届毕业生就业分类指导助力方案》,做好分类指导;大力拓展渠道,确保岗位增长。截至2021827日,本校2021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去向落实率为96.33%实现了超上海市平均水平的既定目标,较去年同期实现了大幅提升。

1)注重提质增效,大幅提升毕业去向落实率。第一时间制定2021年就业工作行动方案,通过10个强化明确目标、细化任务;充分发挥校院二级管理职能,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2)加强生涯教育,提高学生就业意识和能力。注重生涯教育第一、第二、第三课堂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理性的就业心态。组织开展职业生涯服务月”“职场嘉年华”“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周”“职场风云挑战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涯活动,覆盖全体在校学生,唤醒学生主动就业意识,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玉心坊职业心理与礼仪工作室通过上海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室项目中期考核,继续完成相关建设工作。

3)实施精准帮扶,落实落细落小一生一策。增设一生一策精准服务信息化模块,提升人岗匹配精准度;利用招聘会、宣讲会,开展一对一咨询服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等特殊群体毕业生,举办3场线上求职训练营,累计参与5500余人次;落实落细落小未就业毕业生的一生一策;跟踪服务灵活就业学生,提供毕业后就业支持,对1116名同学进行访谈服务。我校三位老师获得2021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工作者称号。

4)搭建校企平台,确保就业岗位保持增长。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和招聘机构,全年共举办38场线下宣讲会,提供招聘需求3600个,参与毕业生2000人次;举办23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参与企业2342家,提供招聘需求46500个;学校所提供的总招聘需求数与毕业生人数达151,较去年进一步增长;强化校企合作,先后与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万宝盛华等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与长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先后与绍兴人保局、海门人保局、浙商协会、靖江人才办及江苏、安徽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单位建立合作;发挥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的资源优势,多渠道收集信息、推荐毕业生,做好信息跟踪与反馈。“立信 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职业教育校外实践基地项目通过上海市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校外实践基地中期考核,完成相关建设工作。


2021年9月26日,2022届毕业生校园招聘会金融专场在校举行


学校学生资助制度健全规范,资助育人工作推进有力。学校建立国家(上海市)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资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开展各类主题教育,通过选树“自强之星”等优秀典型,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的良好品质。资助工作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总目标,以学生利益为根本,把握资助工作重要属性,使资助工作向精准资助转变,履行好帮扶帮困的基本职能;以经费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在健全保障型资助体系基础上,落实各项资助政策;以落实德育为先的理念,逐步以“渔”代“鱼”,兼顾学校特色,探索从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要求,加强研究和改进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资助育人工作的做法,使资助工作不断焕发新的活力。

1)资助制度健全规范。为切实做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以及《上海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沪教委规(2019)7号精神,2019年学校重新修订完成了《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办法》(立信会计金融学(201926号),以及《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关于办理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细则》《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生“绿色通道”实施细则》等多个资助制度,从顶层设计层面加强制度保障。

2)资助工作推进有力。2021年顺利完成2020级奖学金新修订制度与老生奖学金原有制度同步运行评审工作,确保各类奖学金和评优项目有序平稳推进。成功举办立信·榜样优秀学生颁奖典礼,全年共计完成校内外各级各类奖勤补贷免助”30余项,发放资金超过两千万元,惠及学生六万余人次。学校资助工作还获得上海市资助育人典型案例、主题征文优秀组织奖等市级及以上荣誉4项,并获得光明日报的专题报道。

(3)资助工作程序规范。2021年1月6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涛、资助管理部部长葛民、副部长查筱红等一行5人来我校调研指导学生资助工作,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选资助、本专科中西部基层就业补代偿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并专家组核查了近五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选资助材料。学校将继续重视资助工作规范的要求,做到制度规范、管理责任规范、程序规范、信息管理规范以及队伍配备规范;持续改进学生资助工作,重视自查自纠,补齐短板;继续强化学生资助方面的创新特色做法,用新的方法适应新的变化,突出资助育人实效。


2021年1月6日,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到我校调研指导学生资助工作

支撑材料